首 頁 蛟河概況 亚搏娱乐网站 亚搏娱乐中心 亚搏娱乐网站入口 政務服務 項目亚搏娱乐网站 專欄 電子信箱
蛟河市天氣預報:
一網搜索一網搜索 站內搜索:
亚搏娱乐中心 網站
亚搏娱乐网站
領導之窗
政府機構
規劃總結
統計信息
財政信息
行政收費
政府采購
項目建設
城鄉建設
改善民生
應急管理
人事信息
安全穩定
政府建設
招商引資
政府法製
政府工作報告
政策解讀
政務新媒體
重大會議
重大決策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亚搏娱乐网站 >>政策解讀
關於吉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工作的政策解讀
 時間:2021-02-10 09:53

  一、背景及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市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及市場監管總局、省廳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製定本實施方案。

  二、工作目標

  以市場主體期待和需求為導向,優化服務改革,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聚焦製度建設、能力建設、窗口建設、機製建設,持續提升營商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市場主體對市場監管營商環境的滿意度,紮實有效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三、具體工作任務及職責分工

  (一)提升許可審批服務質量,營造便利透明的準入和退出環境。

  1.全麵提升市場主體開辦規範化水平。執行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業務規範、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實行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辦理程序統一、審查規則統一、文書材料統一。推進實施全程網上辦服務,依托吉林省市場主體準入e窗通,推進電子營業執照的廣泛應用,逐步實現“全程無紙化、流程標準化、執照電子化”。進一步壓減市場主體開辦環節,將職工參保登記納入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開辦時間不超過國家、省廳規定時限。(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行政審批分局分工負責)

  2.全麵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執行“證照分離”改革清單製度,將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納入“多證合一”改革,在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環節一並辦理。依托“證照分離”信息推送平台及時將備案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為市場主體取得營業執照後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提供便利。對落實第一批106項“證照分離”改革情況進行督導,動態更新“多證合一”目錄,全麵做好2020年下半年“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準備工作。(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行政審批分局分工負責)

  3.嚴格執行準入清單管理製度。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市場準入負麵清單以外的領域,不得隨意另設門檻和隱性限製。嚴格執行證明事項清單製度,未納入證明事項清單以及已經錄入政務共享信息係統的證明事項,不得要求市場主體提供。嚴格執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製度,沒有法定依據的,不得作為辦理行政審批的條件,不得強製或者變相強製市場主體接受中介服務。(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行政審批分局、藥品監督管理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處等相關部門分工負責)

  4.深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準入改革。全麵落實國務院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政策措施,做好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權限委托下放地方審批承接工作,規範審批流程,明確辦理條件、時限,製定辦事指南,落實後續監管責任。及時更新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並向社會公開。對保留和退出目錄的產品製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具體措施。(責任處室: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監督管理處)

  5.平等對待內外資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和《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規定,嚴格執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便利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落實外商投資信息報告製度。嚴格執行外商投資企業授權登記管理製度,製定出台切實可行的具體落實措施。(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永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分局分工負責)

  6.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退出製度。建立多元化的市場主體退出機製,促進優勝劣汰。簡化普通注銷程序,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做到注銷“一窗申請、一網通辦”。完善簡易注銷製度,堅持誠信推定和背信嚴懲,推動簡易注銷程序製度化、規範化。探索市場主體強製退出製度,對因經營異常、違法失信而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市場主體,依法實施強製退出。(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行政審批分局、企業規範管理分局分工負責)

  7.支持個體工商戶轉企升級。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政策措施,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同,暢通“個轉企”準入環節,持續加強跟蹤服務,推動小微企業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實力增強, 推進“個轉企”常態化落實,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責任處室:民營經濟發展促進處)

  (二)強化監管執法力度,創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8.落實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以競爭政策統領市場監管各項工作,把競爭政策理念貫穿到監管全鏈條。強化競爭中立原則,規範競爭行為。全麵落實公平競爭審查製度,向社會公開監管規則和標準。建立麵向市場主體的有違公平競爭問題的投訴舉報和處理回應機製並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理情況。(責任處室:公平交易處)

  9.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對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存在的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商業詆毀、侵犯商業秘密、不正當有獎銷售、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聚焦民生領域,公開曝光典型案例。(責任處室:公平交易處、經濟稽查分局)

  10.加強傳銷違法行為和直銷市場監管。開展重點區域專項整治,加大網絡傳銷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傳銷違法行為,對重大疑難傳銷案件進行跟蹤督辦。加強對新形勢下,假借“微商”、“電商”、“消費投資”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打擊力度。曝光典型傳銷案例,提高公眾識別和防範傳銷的能力。(責任處室:直銷監督管理分局)

  11.加強網絡交易監管。充分發揮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 議製度作用,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執法協同,聯合開展網絡市場整治專項行動。指導實施網絡市場監測,規範管理網絡交易平台和網絡經營主體行為,協調網絡市場行政執法工作。(責任處室:網絡市場監督管理分局)

  12.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圍繞民生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強化收費公示及明碼標價行為的監督檢查。(責任處室:價格監督管理處、價格(收費)檢查分局)

  13.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大對侵權假冒重點區域、重點市場的案件查辦和督查督辦力度。以馳名商標、地理標誌商標、涉外商標為重點,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加強專利、商標代理機構監管,依法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以監管促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企業活動,加大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部門支撐力度,推進地理標誌精準扶貧、商標品牌富農工作。完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機製,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維權的援助。(責任處室:知識產權處、專利處、商標監督管理處)

  14.持續推進服務業質量提升。開展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加強服務品牌培育,提高吉林服務品牌影響力,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增強服務業整體競爭力,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責任處室:質量發展處)

  15.加強認證市場監管,提升質量認證服務。加強質量認證工作培訓力度,提升認證監管人員專業化服務能力,提高質量認證水平。按照市場規則開展社會通用的認證活動,加強部門間認證工作的溝通協調,推動認證結果廣泛采信,實現認證市場共治。鼓勵具備條件的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拓展、整合職能事項,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認證“一站式”服務。加大購買第三方服務力度,聘請認證行業專家,深入企業進行技術監督,發現存在問題,講解認證知識,規範認證行為,為企業發展提供質量認證技術基礎服務。結合監管對象的風險等級和隨機抽查、行政處罰、投訴舉報、失信名錄以及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對認證從業機構、獲證產品及組織等實行分類監管,規範認證活動、認證結果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淨化認證市場環境。(責任處室:認證監督管理處)

  16.加強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管。落實檢驗檢測機構監管屬地化管理責任,強化對所轄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查責任,確保監管及時有效。加強對機動車檢驗、環境監測等重點領域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和完善對重點領域監督抽查的長效機製。創新監管手段,依托“檢驗檢測機構監管移動APP係統”,實現監管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監管效率。(責任處室:認可與檢驗檢測監督管理處、抽檢監測處)

  17.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消費環境監管,完善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製,簡化消費爭議處理程序,提高消費者維權效率。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投訴舉報信息分轉督辦。推進12315工作向基層延伸。推進“四新經濟”經營主體建立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加強消費教育和引導,發揮行業自律和骨幹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示範帶頭作用。聚焦日常消費、服務消費、新消費等重點領域,廣泛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在江城”創建工作。(責任處室:消費環境建設指導處、消費者投訴審理分局、消費投訴受理中心)

  18.強化廣告監管。全麵加強廣告導向監管,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行為,淨化廣告市場。加強廣告監測,提升廣告監測覆蓋麵和數據質量。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強化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主體責任,推動廣告行業規範發展。(責任處室:廣告監督管理處、廣告監測中心)

  19.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缺陷產品召回製度,加大信息收集、缺陷調查、行政約談、召回監督等工作力度。對可能存在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產品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列入重點抽查對象。對風險高或已出現區域性或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苗頭的產品,及時開展專項整治。加強風險信息收集,風險研判和評估工作,適時發布召回信息和預警信息,及時防範和化解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責任處室: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

  20.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麵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加強食品安全製度落實,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係,持續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開展重點食品和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綜合治理。開展“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活動,規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安全監管。深入推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落實。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強化特殊食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加強特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資質核查,規範特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經營行為,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依法查處以會議、講座和贈送產品等形式誇大產品功效和虛假宣傳的違法銷售特殊食品行為。加強對抽樣和檢驗工作各環節的監管、指導和檢查考核,確保依法依規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抽樣檢驗工作。(責任處室:食品生產監督管理處、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食品安全協調處、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處、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處、食品監管分局)

  21.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加強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綜合運用現場檢查、監督抽驗、監測評價等手段,排查化解風險。落實新修訂的疫苗管理法,對疫苗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對血液製品、注射劑、植入類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產品,開展現場檢查,及時發現、處置安全隱患。加強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和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開展專管藥品、中藥飲片、無證經營與經營使用無證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隱患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互聯網製假售假整治。完善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機製,建立企業直接報告製度。對通過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等發現的問題,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並依法依規處理。(責任處室:藥品監督管理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處、化妝品監督管理處)

  22.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對公眾聚集場所、事故多發和問題反映集中的特種設備,實施重點監督檢查。對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分類、全過程安全監督管理。對發現問題和隱患的,加大治理力度,跟蹤督辦整改情況,確保整改到位。(責任處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

  23.加強計量監管。重點圍繞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有關在用計量器具、計量單位使用情況等開展監督檢查。依托強製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係統,實現強製檢定工作“一網通辦"。(責任處室:計量處)

  24.加強標準監管。強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監督管理,對標準的製定進行指導,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抽查。全麵實施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實施“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和企業標準“領跑者”製度,指導培育相關社會團體製定並實施團體標準。完善地方標準信息反饋、評估和複審機製,通過第三方機構,對自我聲明公開的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符合性進行評估。圍繞新能源汽車、遙感衛星、人工智能、冰雪產業、養老服務、家政提質擴容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強標準化示範試點建設,發揮標準化示範引領帶動作用。(責任處室:標準化處)

  25.加強無照和相關無證經營行為查處。落實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無照和相關無證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規範、查處無照無證及相關無證經營行為。對無需取得許可證的無照經營行為、有證無照的經營行為和依法應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處的無證無照經營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責任處室:信用監管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三)創新監管機製,營造法治化、規範化的市場環境。

  26.創新監管方式,強化信用監管。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落實全省市場監管係統實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的指導意見,應用省企業信用風險預警模型,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有機結合,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狀況實施差異化監管。實行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製度,加強信用體係建設。(責任處室:信用監管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27.加強信息歸集,推動信息共享互認。應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和省“互聯網+監管”平台,做好行政執法和行政許可信息的歸集公示,促進涉企信息應歸盡歸,推動相關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的充分共享和互聯互通互認。(責任處室:信用監管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28.提高執法水平,推進協同聯動。整合市場監管職能,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規範和提高執法辦案水平,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執法協作,明確協查組織、方式和時限,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機銜接。完善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機製,推動社會共治。(責任處室:法規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四)強化執法監督,營造嚴格公正文明的法治環境。

  29.建立健全權責清單動態管理製度。將市場監管職能涉及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製、行政確認等各類職權全部納入清單管理並進行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和市場主體監督,做到全部權責進清單,清單以外無權力。(責任處室:法規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30.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完善、落實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製度,結合實際對行政處罰裁量進行科學地細化、量化、規範化。聚焦行政執法源頭、過程、結果等關鍵環節,全麵落實行政執法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實現行政執法信息及時準確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全覆蓋。(責任處室:法規處)

  31.優化行政複議審理程序。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規範行政複議製度,強化行政複議機關對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監督能力,嚴把程序關、法律關、證據關,提高行政複議工作效能,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途徑。(責任處室:法規處)

  32.轉變監管執法方式。行政執法中應當推廣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範、行政指導等非強製性手段,依法慎重實施行政強製。采用非強製性手段能夠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實施行政強製;違法行為情節輕微或者社會危害較小的,可以不實施行政強製;確需實施行政強製的,應當盡可能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針對其性質、特點分類製定和實行相應的監管規則和標準,留足發展空間,同時確保質量和安全,不得簡單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監管。(責任處室:法規處及相關處室分工負責)

  (五)增強服務意識,提供高效便利的政務服務環境。

  33.推進行政許可服務便民化。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政務服務窗口標準化建設,在法律框架內推動許可服務改革創新,實現許可工作製度化、許可事項標準化、許可流程電子化、許可服務便利化,打造便捷高效的市場監管部門政務服務窗口。(責任處室:登記注冊處牽頭,市局“行政許可服務便民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34.提升動產抵押登記服務效能。積極開展動產抵押登記工作,發揮動產效用,保障債權實現,促進各類市場主體融資發展。依托全國市場監管動產抵押登記業務係統,在線受理動產抵押登記的設立、變更、注銷,便捷當事人辦理相關業務,提升動產抵押登記公示效果。(責任處室:經濟合同監督管理分局)

  35. 加強小微企業名錄建設與應用。深化小微企業名錄建設與應用。依托小微企業名錄(吉林)集中公開各類扶持政策,加強部門間小微企業發展信息和數據互通共享,擴展小微企業名錄數據信息容量和覆蓋。開展小微企業發展狀況數據分析,提升小微企業名錄係統應用價值。(責任處室:民營經濟發展促進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黨組書記、局長林雨坤擔任,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恩超任副組長,辦公室設在民營經濟發展促進處(軟環境辦公室),負責市場監管係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統籌規劃、督導檢查和協調推動;各相關業務處室根據職責分工,製定相應的製度措施,指導落實。

  (二)強化督導問效。要加強督促檢查,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公開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投訴電話,適時麵向群眾和市場主體開展滿意度測評,適時反饋,製定措施,落實整改。

  (三)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開展明查暗訪,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對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人和事作為重點,切實規範執法行為,堅決杜絕執法不公,推諉扯皮等違規違紀現象,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製,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相關文件鏈接:《<蛟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工作的實施方案》


無標題文檔
返回吉林市人民政府網站|站點地圖
吉ICP備12005976號公安局備案編號:22028102000001網站標識碼:2202810005
亚搏娱乐中心 主辦 蛟河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信息中心管理運營
地址:吉林省蛟河市民主路11號 郵政編碼:132500 聯係電話:0432-67250908 Email:jiaohe@jiaohe.gov.cn